1447名搬迁群众,在拉萨有了新生活!
2025-07-02 16:49
来源: 拉萨融媒










5月23日,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,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康姆桑村荣膺“全国文明村镇”称号。这座年轻的易地扶贫搬迁村,用短短几年时间,实现了从“安居”到“乐居”再到“文明新貌”的精彩蝶变,生动诠释了雪域高原上乡村振兴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、互促共进。




康姆桑村作为“三岩”片区重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2020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,次年2月选举产生首届村“两委”。如今,这里汇聚了县内111户、跨市(昌都)114户共1447名搬迁群众。走进村庄,平坦的硬化路纵横交错,藏式新居整齐排列,图文并茂的文明展板传递新风,葱郁绿植点缀其间,一幅业兴民富、村美人和的乡村图景跃然眼前。

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康姆桑村 村委会主任 扎西卓玛

以前,我们村周边地面坑洼不平,散落着水泥渣、碎石,不仅影响美观,环境卫生也差。后来,在援藏资金支持的项目带动下,村里启动绿化改造工程,目前一组、二组已完成改造。改造后,整个村子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,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跟着好了起来,大家看到这些美景,心情也舒畅多了。

既要“富口袋”,更要“富脑袋”。康姆桑村精准推进文化建设,2020年,村图书馆、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同步建成,成为村民学习议事的重要平台;2023年,村文艺队应运而生,农闲时精心编排歌舞小品,节庆日在文化广场倾情演出。欢歌笑语中,文明新风浸润人心。

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康姆桑村 村党支部书记 顿珠多吉

我们村的图书馆里有科学知识、法律常识、民间故事等各类书籍,一到农闲时节,村民们总爱来这儿坐坐。

为筑牢农业根基,实现增效增收,康姆桑村以农业提质为核心,系统升级生产条件,通过客土改良、土地平整,配套灌溉渠系与机耕道,建成3500亩高标准农田;创新利用虎头山水库清淤土方造地,同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、良种培育及病虫害防控技术;2021年底投资604万元建成保暖牛舍,以“强硬件+优技术”双轮驱动夯实农业根基。

乡村治,则百姓安。康姆桑村积极推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创新设立“千里调解室”践行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不上交”理念,在村党总支引领下,整合便民警务站、“双联户”等力量,打出“调解+普法”组合拳。成立至今成功化解纠纷18起,调解成功率达98.2%,成为村民信赖的“家门口解忧站”。

此外,村集体商品房年租金稳定在60万元;2024年成功流转1716亩耕地规模化经营,新增租金收入35万余元;同时精准对接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用工需求,2024年3月至10月组织化输送187名村民参与建设。7个月内,务工群众人均增收4.2万元,创收总额785.4万元,鼓足了村民“钱袋子”。

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康姆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、第一书记  斯达次仁

这份荣誉是肯定,更是鞭策!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,同时重点发展乡村特色旅游,把我们村融入林周农场、虎头山水库的大环线,深挖“三岩”搬迁文化、新家园故事和休闲资源,努力把康姆桑村建设成“风尚新美、环境秀美、生活富美”的现代化文明新村,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!


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0
最  新  内  容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